还能更好——我院召开2016年全国校外学习中心会议
发布时间:2016-07-19 浏览量:13293 来源: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
最蓝的天,最白的云,最柔的风;
还有最深邃的湖水,最绚烂的油菜花海。
2016年6月28日,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6年全国校外学习中心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隆重召开。来自全国27个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1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及其依托单位的200多位代表齐聚一堂,共谋网络教育“还能更好”之路。
敞亮的会厅,整齐的桌椅,美妙的音乐,参会人员热烈交流,相继步入会场,一切准备就绪。
(会议现场)
杨成云院长发表主题为《2016,还能更好》的演讲
上午8点30时,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杨成云院长致辞,并进行了题为《2016,还能更好》的演讲。
(杨院长发表讲话)
首先,杨院长围绕历史沿革、办学规模、师资队伍等六方面讲述了重庆大学的发展概况。
随即,从招生、教学、学生管理、技术开发、资源建设五方面,阐述了重庆大学网络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。第一,杨院长分析了2012年至2016年的全国招生趋势及原因,强调学习中心应树立信心,并时刻注重招生的规范性;第二,在教学方面,杨院长提出拟新增专业的规划,他指出,学院专业建设应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,提出网络教育“学术化+职业化”的发展新思路;第三,通过讲解学生及学习中心支持服务工作流程,介绍了学院细节化、规范化的学生管理工作;第四,展示技术开发及资源建设成果,表明学院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所作出的努力。
(参会人员认真倾听)
当谈及规范管理与质量保障时,杨院长表示,学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,“四化”建设为学院实现“建设一流网络教育学院”的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;同时,表明学院充分重视各部门、教师,以及学习中心的工作计划与执行过程,强调将各项工作从“结果导向”转为“过程导向”,并实施有效的考核体系,从而达到提升三者质量的目的。
王怡副院长谈《学习中心的质量与质量保证》
学习中心的质量,决定网络教育的质量,王怡副院长谈《学习中心的质量与质量保证》。
在报告中,通过分析学习中心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,解答网络教育为什么需要学习中心;随后,提出“学习中心的质量”这一概念,并阐明其深刻含义,清晰讲述学习中心质量的质量观,即以学生的角度考量学习中心的质量;同时,从学习中心存在的理由,指出学习中心质量的价值观是通过为学生提供服务产品来实现的。
( 王院长谈《学习中心的质量与质量保证》)
根据多年工作经验,王院长向参会人员解析了网络教育学生的三大需求,并根据此,对学习中心进行正确定位,表示学习中心的质量在于打造“三大平台”,即:学习平台、获取服务平台、社交平台。同时,进一步说明了“三大平台”建设的具体措施:通过不断优化专业设置、课程建设、以及技术开发,打造学习中心成为“学习平台”,为学生创造教育价值;通过将学习中心工作流程化、产品化、标准化,使服务可测量、可控制、可改进,打造成为“获取服务平台”;通过学生活动、同学会等一系列举措,创建生生间联系,成立学生社交圈,打造学习中心成为“社交平台”。
(参会人员认真倾听)
那学习中心的质量现状如何呢?王院长从需求、服务、价值等维度分析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解决方法,即“学习中心的质量保证”。他指出“学习中心的质量保证”应围绕法律保证、物质保证、制度保证,以及人员保证四方面展开。通过明确学习中心自身责任,加强学习中心软硬件建设,推进服务产品化,加强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加强学习中心质量建设。
随后,王院长进行了题为《在线学习整体解决方案》的非学历业务报告,主要展示了我院在线学习技术方案、5any在线学习方案,及具体合作模式。
会议表彰
为感恩校外学习中心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,学院在此次会议上,设立了“2013—2016年度优秀校外学习中心”、“2016校外学习中心优秀员工”、”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十年员工”三类奖项,根据学习中心及工作人员实际情况,评选出相应获得者,并为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。
(王怡副院长为获奖代表颁奖)
分组讨论,自由交流
下午14时,参会人员分为四组,每组分别在杨成云院长、李海拉、李兴国副院长、王怡副院长的带领下,进行自由讨论与交流。学习中心老师们依次讲述各自中心的问题,并对学院的发展提出自身见解,院领导积极予以回应,并将重要问题进行记录。下午的交流会上,双方坦诚沟通,学习中心老师对自由探讨的方式表示支持和赞扬,会议气氛十分热烈。
至此,2016年全国校外学习中心会议圆满结束。在这蓝天、白云的见证下,我院与校外学习中心还将相伴同行,直至更好。
(注:解压密码请咨询学院发展部工作人员。)